媒體報導

【專訪】華人幾何抽象藝術先鋒-霍剛:香港首次個展,創作歷程回顧|2024 展覽推薦

作為國際現代藝術浪潮的重要華人藝術家,霍剛乘「藝術三月」之勢來港辦展,分別於兩大地標──中環交易廣場和Art Basel同步展出其廣為人知的幾何抽象作品。藉由展覽,霍剛回首過去逾70年的創作生涯,由初涉繪畫、參與「龐圖運動」、遠渡重洋到米蘭,到重新返回台灣,他向 #文化者 暢談不同階段的難忘經歷。

「我們藝術家沒有退休這回事,天天退休,天天都在工作。」── 幾何抽象藝術先鋒霍剛

 

曾經問過 92歲的抽象藝術先鋒霍剛,何故他的畫作經常出現圓型加長條,他舒展了如盛開菊花般的皺紋,笑盈盈地說:「因為它們就是台灣的珍珠奶茶及吸管,哈哈。」

 

他戲謔自己的作品是「珍珠奶茶」和「吸管」──這些由簡單線條和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畫作,是人稱「東方畫會」八大響馬之一霍剛的標誌性作品,融匯了其近一個世紀東西思想碰撞的哲學精華。獨特而抽象的圖象,也濃宿了他數十年來對繪畫的孜孜發掘,藉由點與線的反覆堆疊,揭示繪畫的內涵,在西方媒介營造的詩意中,亦蘊藏着東方精神哲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只學了六個小時意大利語的霍剛,隻身前往米蘭,到了歐洲時,身上只剩下一兩百美金,卻就此開展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旅居生涯。霍剛的藝術起源於文化巨變的時代,由戰時走到疫情,創作橫跨大半生,年逾九十的他從年輕氣盛到蒼顏白髮,畫足大半生,至今依然創作不輟,挾着一顆赤子之心。

 

霍剛在米蘭的居所稱為「習水居」,取自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的處世哲學,人在意國大半輩子,他的精神與哲學內涵仍然很東方,猶如他的抽象作品,兼容東西而不違和。

 

作為國際現代藝術浪潮的重要華人藝術家,霍剛乘「藝術三月」之勢來港辦展,分別於兩大地標──中環交易廣場和Art Basel同步展出其廣為人知的幾何抽象作品。藉由展覽,霍剛回首過去逾70年的創作生涯,由初涉繪畫、參與「龐圖運動」、遠渡重洋到米蘭,到重新返回台灣,他向 #文化者 暢談不同階段的難忘經歷。

 

 

 

繪畫始於戰時 赴台師從李仲生


說到退休後的創作,霍剛的語調輕描淡寫:「有靈感的時候就畫一畫,不想畫的時候就看一看書。」其對藝術的追求彷彿融入了生命,淡然不覺痕跡,卻隨着持續不斷的作畫,以及忠於藝術的涵養精神,讓人窺見數十年創作背後不竭的生命力。

 

霍剛1932年生於南京,孩堤時即展現對藝術的興趣,常以家具當畫布,戰時紙張甚缺,他就在牆上、抽屜背板上偷偷作畫。七歲時,國民政府撤離南京後,霍剛隨家人移居重慶,他回想當時物資缺乏,很難取得紙張,「有些教學區裏,雜誌、報紙都很少了,我就在那些看過的書旁邊畫起來,或是在抽屜、木板上畫」,斷斷續續一直畫到抗戰以後。

 

1949年,霍剛隨遺族學校抵達台灣,隔年入讀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開始探索前衛藝術。然而,當時的學校教育並不足以滿足他對藝術的龐大渴求,課堂之外,霍剛為求進步,決定自己另覓老師,就此結識了影響他藝術生涯的李仲生。

 

李仲生是台灣現代藝術的先驅和藝術教育家,啟發學生不在技巧而是觀念,喜歡在咖啡廳設流動教室。向李仲生學習期間,霍剛開拓了更自由的創作方式:「最深刻的是他(李仲生)提到畫畫有很多內容,這個內容不只是文學,還有很多學問在裏面。當我以為畫畫就是這種表面(的呈現),老師則提示我們,畫畫不是這麼簡單,藝術裏面是很深奧的,你要慢慢去學習、慢慢去想、慢慢去體會。」

 

在這時期,霍剛與志同道合的同儕們,受李仲生的觀念所啟發,共同創立了「東方畫會」,決定脫離傳統,探索繪畫的未來,成員包括李元佳、蕭勤、 夏陽、歐陽文苑、陳道明等人為首。在戒嚴時期創立「東方畫會」,八位年輕藝術家在當時被譽為「八大響馬」,主張從民族性出發,透過現代藝術建立一種世界性的藝術形式,反對藝術大眾化。「東方畫會」雖以抽象前衛為中心,但成員們各有自身風格,亦銳意引入西方美術觀念,挑戰台灣藝術界的創作常規。

 

 

 

出國遠赴米蘭半世紀


霍剛第一次出國,是在1960年代初期。當時出國非常困難,但霍剛難以抗拒歐洲當代藝術的吸引力,帶着工作十年存下來的一點積蓄、稿費,加上朋友的幫忙,湊夠路費就出國遠赴重洋,「到歐洲只剩下大概一兩百美金了,沒有多少。」他最先前往巴黎,參觀了不少美術館和畫廊,後來決定停留在意大利米蘭。霍剛形容當時的心態:「不像去旅遊,而是帶着一點冒險,一方面去參觀,一方面想學點東西,看看外面的世界。」

 

霍剛初到米蘭,就參與了由蕭勤等人發動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這成為了他創作上的一個關鍵里程碑──原本對超現實主義深感興趣的他,這時開始轉向抽象和幾何學的創作:「出去以後看了更多,我發現抽象的東西更能夠表現自己。超現實還有其局限性,抽象就更自由了,我就逐漸轉換過來。」與此同時,霍剛與當地不少畫家建立了一定友誼,比如Giuseppe Capogrossi(1900-1972)、Antonio Galderara(1903-1978)等人,又經常互串畫室的門子,他開始對西方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時去參觀一些名家的畫室,看看他們的工作情況,有的是亂七八糟,有的是很貴氣、很乾淨,不過他們參考的東西都很多,有很多書籍、很多畫冊和資料,這給我的感覺很特別。」身處意大利時,最讓霍剛難忘的,還有在當地感受到的濃厚藝術氣息:「他們一般的老百姓都很熱衷於藝術,要辦活動時,他們都很願意出錢贊助。」

 

在米蘭旅居多年的經歷,構成了霍剛作品中兩種文化的對話。「中國人比較注重詩意、比較淡雅,西方則比較注重科學,這兩者結合了,可能成為一條新的路子。」受東西兩方藝術所啟發,霍剛在抽象的西方媒介中納入中國元素,在其作品裏,貫切始終的圓、點和三角形,就標示着中國文字的根基結構,並帶來了水墨線條和東方的空間概念。

 

 

 

「80歲的初戀」 大器晚成


2014年,霍剛離開米蘭,搬回台灣居住,當中的轉捩點就在於2009至2012年期間,他參與藝術家駐村計劃時認識了後來的妻子萬義曄。80歲的霍剛墜入愛河,決定隨另一半回台灣定居,而他的作品亦逐漸揮別灰暗色調,轉向簡潔明快的藝術風格。不知是認真還是講笑,霍剛說他「大器晚成」,「包括初戀也是在80歲才開始。」

 

霍剛創作源源不絕,直言「藝術家沒有退休」,走過戰時,走過旅居的日子,走過疫情,這個階段的他,偶爾靈感到來時仍會埋首創作。耄耋之年,霍剛將舉辦名為《再遇・歸來》的香港X南京雙城個展。展覽首站來到香港,展現這座世界藝術港灣與霍剛的相遇與交融,將於3月底在交易廣場和Art Basel同步回顧霍剛的抽象藝術創作;第二站,回到霍剛的出生地──南京,重返心靈故鄉,藉由兩地的交錯,呈現霍剛創作背後的根源與原動力。

 

 

對於展覽,霍剛期望能藉此加強學術上的交流,跟香港觀眾交換意見:「希望有一個美好的迴響,並帶來一種心靈上的感悟。」走過動蕩戰時,到旅居米蘭50年,霍剛作為華人抽象藝術的先鋒,在作品中呈現獨到且具開創性的語境。這次難得到香港辦展,讓觀眾也能透過其標誌性的線條與圖象,走入其藝術宇宙,感受他跨越東西、由傳統過渡至抽象的創作體會。

 

「心善淵」是霍剛當下的心態,無論亂世如何騷擾,皆可不泛波瀾,隨遇而安。平靜的心,卻創作着激蕩人心的作品。

 

 


霍剛《再遇・歸來》香港・南京雙城個展
日期:2024年3月21日至4月3日
地點:中環交易廣場 中央大廳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
日期:2024年3月26至3月30日
Booth 3C32  台北「采泥藝術」

 

採訪:鄭天儀
撰文:鄭思珩 (圖片由采泥藝術提供)

文化者專訪原文連結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