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覓光20載─陳承衛筆綻生命之花

【停泊棧-四月刊封面故事】

文 / 方巧如

 

趕着首班大提速列車的早晨,180X156CM,布面油畫,2007


中國當代重要的具象寫實畫家陳承衛,近期以「生命之花」系列,展現全然不同於寫實的藝術風格,相較於在廣為人知的「大民國」、「自傳體」中精確嫻熟的古典寫實技法,人物、造型和透視已不再被刻意表現,取而代之的是花之於他內在生命、精神性體驗的情感意象;他也將24節氣的自然之美,以微妙變化與溫潤色彩,將時間凝聚如是游藝於作品中。

 

「我的藝術生命彷彿要開始重生一般,熾熱的,五彩斑斕的,神秘的,匯成向上迸發的能量。」陳承衛說,從2013年開始,他即感知到許多無法言語的內在流淌,兩年後,他回到故鄉浙江溫州洞頭島,在漸漸步入中年之際,也不禁開始探問起生死別離,在為期五年陪伴親人的隱居中「滄桑了,成長了」。

 

陳承衛從創作早期的意象畫、以底層勞動人民為主的大幅寫實油畫,到超現實的《大民國》、向大師致敬的《自傳體》,再來到花卉系列,每一階段風格的翻轉幾乎都是相隔十年的跨度,也是他逐步探觸自己內在的一條路途。

 

他曾以「在黑暗裡尋找光亮」形容創作的魅力,「一旦找到尋到能夠照亮前行路的光,又轉入秘林,去尋覓另一束光。」他的創作生涯也如同一場覓光之行。

 


自傳體.23 歲– 初世,30X40CM, 布面油畫,2012

 


畫畫是內在世界的住客


16歲才開始拿起畫筆,三年後即以榜首考進中國美術學院,這位來自浙江溫州洞頭島的藝術家,看似一帆風順的繪畫生涯,是以一股傻勁和拼勁起的頭。

 

他回憶當時完全是直覺驅使,讓他從電子電工改志願到美術,是因看著身邊從小學畫的人技巧高超,他卻連鉛筆都削不好,好勝心一啟動無可收拾,再加上一次描繪靜物,體驗到創作況味,高三那年決定拜師篆刻大家方介堪的孫子方中學畫,每天熬夜累到住院打點滴,「那時身旁有個受傷病人在打點滴,我立刻拿起本子畫他,瘋狂!」

 

考進中國美術學院後,陳承衛鎮日埋進圖書館,大量研讀美術史,從抽象到印象,再從現實主義到古典,深入探索古典畫的精髓。大三時期,因深受俄羅斯和法國現實主義影響,當時創作《趕着首班大提速列車的早晨》、《奠基者》皆特別關注基層勞動人群,「當時我在思考如何反映真實的生存環境,以他們的眼睛看待社會」。

 

四年精進,陳承衛的畢業創作獲得最高獎──學院獎,以第一名自中國美術學院畢業,懷著扎實的美學涵養、古典繪畫技法和對畫家的夢想,2007年剛過完年,在父母不捨的眼神中,他將大學四年累積的家當和畫框打包,叫了輛大卡車放上,直直往北京駛去,「我為油畫而生而死!」當時的他說來如此豪氣。

 

北京生活不易,他身上帶了一萬多塊,花三千多買下最貴的畫架和顏料,三月到北京,五月就花光積蓄,所幸成功拍賣出數張作品,讓他深覺前有曙光。他並於2009年進了中國油畫院,成為古典寫實大家楊飛雲的高徒,楊飛雲的作品以純淨的古典主義享譽畫壇,陳承衛可說是承襲了中國古典油畫系統最正統的脈絡。

 

當時他立志要畫上10張勞動底層人民大圖,於北京車站,美院旁工地都留下駐點足跡,不僅一心想有別於當代前衛藝術和傳統古典繪畫,也思索著什麼是古典意識,「就算畫底層人民,我仍有堅持,畫出的不是苦,而是史詩。」

 

 

成熟竟是「偶然」


陳承衛常謙說自己是晚熟的人,「我起步晚,悟性晚。但是我也堅持不懈,才能擁有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質和靈性。」2012這年「生命突如其來的成熟」,他迎來了創作生涯中的轉捩點「大民國」──這系列讓他從古典寫實邁向了結合表現、敘事和象徵的具象之途,此時距他以第一名考上中國美術學院,恰恰是十年整。

 

他形容,那是一次在夜晚突然襲來的靈感,一抓住民國元素後,他即開始收集題材,「我喜歡民國的服裝、色調、戲劇和色彩的張力。」民國2、30年代上海灘種種國仇家恨戲碼,軍閥、特務和文人等角色,都由他在畫中親自搬演,畫中偶見一雙耐人尋味、往主角伸出的手,或循手電筒映射而捕捉到的黨徽,象徵和隱喻在畫面細微處中,以舞台式的聚光,帶著虛實的戲謔調侃,呼之欲出。「油畫不只是技巧、罩染和肌理,當捕捉到觀眾內心時,才意味這是件好作品。」

 

《大民國-紅玫瑰》和《大民國-白玫瑰》交錯使用小說家張愛玲筆下紅白玫瑰的意喻,頭戴紅帽的男子,一手抓著身著紅色肚兜女子的手腕,一隻手上則握著凋枯的玫瑰,而他一身的白長袍卻張揚出內心的糾結,另幅作品中,男女兩人分別穿上白長褂和白色肚兜,卻又有另隻手自他處襲來。「這絕非再現歷史,而是一種屬於這個時代才會有的視角與解讀。」

 

「我習慣在暗處看世界,喜歡陽光,喜歡明暗,喜歡明暗對半的事物,喜歡畫被光線撕裂的世界。」---陳承衛

 

陳承衛採用的半透明古典技法,源於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對他的影響。林布蘭是美術史的經典,自畫像和光影是他留給這世界的瑰寶。西方繪畫方法的核心,幾乎都集中在光的處理上,林布蘭師法卡拉瓦喬,卻也超越於他,將原只用於平面的明暗法,深入地推進,讓空間與光成為表現人精神狀態的手段。

 

「林布蘭的畫面不是寫實,而是非常真實,幾個筆畫就能讓人感覺到金屬的沈澱感和毛髮的細膩感。」林布蘭年輕時義氣風發,畫中的他身著華服,中年後命運直轉,妻子過世,事業一蹶不振,甚至破產,仍持續自我紀錄,畫像中憔悴委屈的神情,那些卸除所有人為武裝最真實樣貌的作品,是人物畫之所以成為西洋繪畫藝術最高表現的一次深邃見證。

 

陳承衛說,林布蘭給他的最大啟示,「就是記錄自己。」陳承衛將對林布蘭的熱愛,化為自我的當下刻畫。在《23歲-初世》《向誰致敬》、《曾經的長髮少年》、《誰在我身旁》等皆為致敬之作,他以強烈的明暗繪出自己不同時期的迷惘、孤獨、得意…..或情感經歷,他也刻意裝扮成林布蘭自畫像中的各種造型,甚至訂製盔甲戴上,「這是我跟他(林布蘭)關聯最強的一張作品,我兒時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武士、俠客。」

 

十數年來,陳承衛的作品不僅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和湖北、山東等省份參展,也在臺灣、歐美辦過數回個展,作品被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法國、俄羅斯等地的重要藏家及機構收藏,並於2019年受邀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舉辦個人展覽「溫度—陳承衛油畫展」。

 


《大民國-玉生香》50X60CM,布面油畫,2016

 

《大民國-存在與虛無》單幅105X160CM,2聯,布面油畫,2016

 


生命是向內綻放的花朵

 

「人生總有一些神秘性,冥冥之中好像就是這樣。」--陳承衛

 

「我內心還有很多東西要表達,是寫實表達不了的。」陳承衛除了自畫像,也在《大民國》系列中,讓作品影射著自己生活的所思所想和情感,但皆尚未碰到「真正的自己」。2013年他到山西寫生,途中經過雲岡石窟,眼前的佛像造像讓他深受震撼,他開始投入宗教藝術、繪畫和造像的研究,「當大家都拼命去西方找東方,我卻認為東方神秘主義和韻味才是東方藝術的精髓。」

 

他意識到,繪畫的最高層面就是要通宗教,「但這宗教不是字義上的,而是從心靈出發,這麼做,無極無限的可能性才會大。畫人也只是限於表面,能把人畫得有靈魂,就是更高層次。」

 

兩年後,一股內在驅力召喚著陳承衛回到故鄉,在純樸寧靜的小島中,天天得見母親種花的身影和庭院一株三角梅豔麗綻放。原先他只是摘幾朵置放天窗下,嘗試以自然光寫生,內在種種醞釀已久的能量卻因此迸發,從少年剛踏入創作時接觸的寫意與想像,到東方壁畫、唐卡的繽紛、中國畫的枯筆……皆成為筆下的徜徉。

 

「不要描摹自然,東方繪畫的本質是靈動的抽象表達。」相較於過往作品,花卉系列更見純粹,他探索彎曲的線條和斑斕的色塊,也釋放了花卉實物的概念:當花朵不再是自然界中可見的造型,內在的本源意象躍然紙上,花卉同時蘊含著星宿、壇城、燈火和細胞……

 

陳承衛說,他從夏卡爾(Marc Chagall)以愛為信仰的創作中感受到能量,在羅斯科畫作中領受宗教神聖感。但「我活躍的思惟或許得益於我孩童時在大自然盡情解放的特性,而關於我的信仰和藝術的悟性,則是我家人給予我的。」他曾在「另一個我」展覽自序中寫道。

 

童年點滴和家人是陳承衛心中的一方柔軟,「小時當我摔倒,褲子破掉時,奶奶會用針線在上頭繡上一朵花。」他想著,或許花系列那時已在生命中萌芽。他也曾在看《魔法阿嬤》電影後,憶起幫奶奶穿針引線、削水果皮,忍不住哭了一整天。北漂時,父母的舊衣、皮箱、舊地圖都被他一一畫進《父輩的旗幟》、《向誰致敬》裡,是經典,也是珍藏。

 

這天,陳承衛在奶奶曾住過的房間受訪。在他心中,奶奶心靈善美手巧,就像樸實的雛菊。至於媽媽呢?「有回我畫了水仙,媽媽說這很漂亮,我以前畫人物,她都沒這麼誇過。」這話說得不容易,媽媽堅強、乾脆,從不表揚人,因此他趕緊收進心裡。

 

提到花,庭園中三角梅正綻放,他憶起,原只是一小株植物,曾幾何時成了屋前一大片花海,就像他不斷地翻越創作風格的大山。如今回覽,他也同時跨過東西方古代元素相匯、古典當代交融的大川,以及對生命的禮讚。「每年到三角梅開花時,整個院子都是紅的,你想想,那特別地美!」今年41歲的陳承衛如此說道。

 


《生命之花-97》120X180CM,布面丙烯,2023

 

《瓶花-55》60X90CM,布面油畫,2022

 


作者簡介
方巧如

曾任《蘋果日報》文創中心執行副總編輯,現為《本事文化》藝文、音樂、心靈領域影音創作與筆耕者。

 

 

原文連結:https://charity.wanhai.com/do/usr/Init?method=textPage&ariticle_id=ARITICLE20230419170716535&objId&fbclid=IwAR0XqCl-jWm5yZgkUnNS-iNXM16gCNI2E_oR52Hmq-LOr4DgVpzLLKrIym4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