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08 May 2025-10 May 2025
展覽資訊

采泥藝術 A04展位

 

參展藝術家
霍剛、李光裕、宋曉明、陳承衛

 

公共展區
李光裕《鬥牛劇場》


日期

貴賓預展及開幕夜
5月8日(四)2PM-5PM
 
預展開幕夜
5月8日(四)5PM-8PM
 
公眾日
5月9日(五) 11AM-6PM
5月10日(六)11AM-6PM
5月11日(日) 11AM-5:30PM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展覽論述

采泥藝術參展2025台北當代,呈獻霍剛、李光裕、宋曉明、陳承衛經典力作。
 

2025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采泥藝術榮幸呈獻四位藝術家——霍剛、李光裕、宋曉明與陳承衛——橫跨油畫與雕塑領域的經典之作,展現豐富多元的藝術風貌。
 

李光裕今年香港藝術三月期間,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舉辦大型個展,獲得廣泛關注與熱烈回響。本次台北當代展會中,采泥藝術將以開放且具流動感的布局,展現李光裕極具代表性的片狀書法線條與鏤空造形結構,強調筆觸與空間之間的動態關係。
 

高齡93歲的霍剛,作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至今仍持續探索抽象藝術的無限可能。今年香港藝術三月期間,他於香港中環畢打街黃金地段的會德豐大廈展出全新力作。本次台北當代,他將帶來多件全球首度公開的最新作品,延續其獨特的創作理念——「天馬行空、無中生有、莫名其妙、妙不可言」,以極簡卻深具層次的畫面結構,展現獨樹一幟的東方幾何抽象語彙。
 

宋曉明的作品將於展會與采泥畫廊個展《空白敘事》同步呈現,完整展現其不同時期的創作軌跡。他透過疏離的表達方式,引導觀者重新審視圖像的深層意義,並探討「視覺幻象的產生,是否正好揭示了人們對事物表象的慣性與偏執?」其作品為當代繪畫提供另一種契機,促使人們反思圖像的本質與視覺經驗的建構。
 

陳承衛則以「生命之花」全新系列創作,探索生命流轉與個人情感的交融。作品透過繽紛柔和的色彩與靈性氤氳的花卉意象,不僅表達對親情的深刻情感,更是一種對生命力的禮讚,營造出沉靜而富有張力的視覺氛圍,觸動觀者內在的情感共鳴。
 

采泥藝術期待於2025台北當代以四位頂尖藝術家的最新力作與大家相見!
希冀透過本展的呈現,體現藝術家孜孜矻矻致力於創作的毅力與實力,並持續推動臺灣藝術在國際的能見度,共同享受精采的藝術盛會。

藝術家

霍剛 (1932-)

HO Kan

運用西方藝術概念,並融入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搭配斜出側插的短直線條,以其點、剔、撇、捺之效,構成獨特的詩意韻律與幽默童趣,發展獨樹一幟的東方幾何抽象。可謂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
運用西方藝術概念,並融入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搭配斜出側插的短直線條,以其點、剔、撇、捺之效,構成獨特的詩意韻律與幽默童趣,發展獨樹一幟的東方幾何抽象。可謂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

李光裕(1954-)

LEE Kuang-Yu

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宋曉明(1967-)

SONG Sheau-Ming

宋曉明的作品提供當代繪畫的另一種契機,同時也令人重新反思「視覺幻象的產生,是否正好揭示了人們對於事物表象的慣性與偏執?」
宋曉明的作品提供當代繪畫的另一種契機,同時也令人重新反思「視覺幻象的產生,是否正好揭示了人們對於事物表象的慣性與偏執?」

陳承衛 (1984-)

CHEN Cheng-Wei

為中國當代具代表性的具象寫實藝術家之一。相較於早期創作中精確嫻熟的古典寫實技法,近年轉以《生命之花》系列展現全新創作面貌,融合東方壁畫、宗教藝術與唐卡的圖像語彙,結合西方印象派對色彩與線條的掌握,創造出象徵生命能量與母愛的繪畫,展現深具精神性與情感厚度的藝術語言。
為中國當代具代表性的具象寫實藝術家之一。相較於早期創作中精確嫻熟的古典寫實技法,近年轉以《生命之花》系列展現全新創作面貌,融合東方壁畫、宗教藝術與唐卡的圖像語彙,結合西方印象派對色彩與線條的掌握,創造出象徵生命能量與母愛的繪畫,展現深具精神性與情感厚度的藝術語言。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