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19 Oct 2015-02 Nov 2015
展覽資訊

地點: 台北世貿展覽一館(台北市信義路5段5號)

展位:

1. 藝術畫廊展區 D30

藝術家: 李光裕、鄧卜君、周慶輝、許雨仁、霍剛、廖鴻興、徐畢華、蔡士弘

2. 藝術前線 F03:

張暉明、廖祈羽 

3. 公共藝術區 PA-6:

焦興濤

展覽論述

今年Art Taipei 2015,「采泥藝術」所策劃的展覽主題與推薦藝術家皆獲入選,分別參加「公共藝術計劃特區」、「藝術前線」及「經典畫廊」三個展區,展現畫廊致力於華人藝術的經營成果。「公共藝術計劃特區」展出大陸知名雕塑家暨四川美院雕塑系系主任焦興濤最新作品「在藝起」。本件作品亦將於「臺北101北方廣場」同步盛大展出。焦興濤以色彩明快的凳子進行創作,看似平凡,實則由青銅鑄成,日常物件經由藝術家的轉化創造了驚喜。「藝術前線」展區則展出由台灣備受矚目的新生代藝術家張暉明、廖祈羽所共同策劃的”MimiLucy”創作計劃,以錄像、複合裝置、數位攝影等形式,探究創作者在現實與虛擬的雙重關係,和影像在生活不可逆現實中所具有的可能性。

 

「經典畫廊」展區則聚焦「當代水墨」主題,展出知名水墨家許雨仁、鄧卜君、廖鴻興的作品,透過作品的「粗獷極簡」、「暈染詩意」或「魔幻寫實」風格,帶領觀者探索東方水墨所體現的人文內涵與內在超越。台灣知名雕塑家李光裕兩件最新大型作品「心子」、「忘樂」的首次展出,也是本展一大亮點。李光裕以片狀造型結構建構虛實空間的交錯,開創個人創作風格的新頁。線性的流動感賦予對象姿態更為鮮明,母子舉手投足流淌著的幸福美好,親情感動直抵觀者內心。李光裕今年亦屢獲國際邀展,先後參加威尼斯「Open18.國際雕塑裝置展」及紐約「當代當下—台灣藝術計劃」,其精湛的創作實力備受國際藝壇肯定。

藝術家

李光裕(1954-)

LEE Kuang-Yu

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鄧卜君(1957-)

TENG Pu-Chun

自創的「搓點皴」成就了現代魔幻水墨語彙。鄧卜君的水墨筆法細膩精緻,純粹中帶有娟秀,但是卻又具有卓然大氣,雖然多以山、水、樹建構渾然天成的古樸景致,在奇幻迷離的視感中更超越眼界所見的意象,以超乎現實之境成為迷幻的當代山水意境。
自創的「搓點皴」成就了現代魔幻水墨語彙。鄧卜君的水墨筆法細膩精緻,純粹中帶有娟秀,但是卻又具有卓然大氣,雖然多以山、水、樹建構渾然天成的古樸景致,在奇幻迷離的視感中更超越眼界所見的意象,以超乎現實之境成為迷幻的當代山水意境。

許雨仁 (1951-)

HSU Yu-Jen

擅用幾何造型組成水墨的基本構圖,從舊有筆法中開創嶄新的表現與思維方式,以極簡卻粗獷有力的視感體現不容侵犯的生存場域,蘊含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傳遞個人內在意志、生命視域,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思考與反省。
擅用幾何造型組成水墨的基本構圖,從舊有筆法中開創嶄新的表現與思維方式,以極簡卻粗獷有力的視感體現不容侵犯的生存場域,蘊含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傳遞個人內在意志、生命視域,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思考與反省。

周慶輝 (1965-)

CHOU Ching-Hui

近30 年影像生涯,從捕捉扣人心弦的新聞現場,到創造充滿戲劇張力的場景,由紀實攝影過渡到編導式攝影,周慶輝更從以往攝影家固有被認定的身份「獵人」轉變為「導演」,作品中怪誕而令人不安的存在感有如個人風格的銘記,最是令人驚艷。
近30 年影像生涯,從捕捉扣人心弦的新聞現場,到創造充滿戲劇張力的場景,由紀實攝影過渡到編導式攝影,周慶輝更從以往攝影家固有被認定的身份「獵人」轉變為「導演」,作品中怪誕而令人不安的存在感有如個人風格的銘記,最是令人驚艷。

霍剛 (1932-)

HO Kan

運用西方藝術概念,並融入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搭配斜出側插的短直線條,以其點、剔、撇、捺之效,構成獨特的詩意韻律與幽默童趣,發展獨樹一幟的東方幾何抽象。可謂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
運用西方藝術概念,並融入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搭配斜出側插的短直線條,以其點、剔、撇、捺之效,構成獨特的詩意韻律與幽默童趣,發展獨樹一幟的東方幾何抽象。可謂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