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11.15.2016 台北101水舞廣場(台北101與世貿3館間)
10.30-11.02 台北藝術博覽會公共藝術展區PA-6
10.24-12.06 采泥藝術畫廊
中國知名雕塑家焦興濤,以台灣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膠凳子為主題,將其以青銅翻模鑄造,透過材質轉化,創造意義的質變和驚喜。在展出期間,民眾可以自由地坐在銅椅上休息,或是利用色筆、鑰匙在椅子上留下文字,以互動性開啟藝術與生活的連結。本展將同步於「台北101」、「台北藝術博覽會公共藝術展區」、「采泥藝術畫廊」三地展出,希冀透過多點的藝術連結,擴大藝術生活化的效應,進一步開啟藝術公共性的更多探索與對話。
進一步來說,在華人社會隨處可見的塑膠板凳,鮮豔、輕巧,幾乎無處不在,但又幾乎沒人注意。他們可以用上千條的規模構築整齊劃一的集會方陣,也可以在竹林酒舍、長街陋巷,零星散亂地出沒,塑膠板凳因為司空見慣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誰會特別在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呢?因為集會的功能,讓它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集體主義情緒,它們明快、亮麗、喜聞樂見、旁若無人。
塑膠板凳所具有的日常性和公共記憶,日常而明豔的色彩與現實政治的敏感,通過公眾參與和行為疊加,包括各種可能在凳子上刻寫的話語、針對其所進行的行為動作,以及長期室外擺放後的痕跡、顏色脫落,在這些元素的共同書寫中,構成作品完整的意義。
101張椅凳顛覆尋常 柯P簽名響應公益拍賣
這不是呷辦桌、看野臺戲、選舉場子都會看到的塑膠椅凳嗎?
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會出現101張代表常民文化尋常可見的椅凳,在台灣地標、時尚代表的台北101廣場?讓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以及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倪重華,紛紛在上頭簽名祝福?
這正是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重頭戲─「在藝起」所引發的熱門議題。
「在藝起」由「台北101」與「采泥藝術」共同策畫主辦,台北市文化局合辦的大型互動公共藝術計畫,於101水舞廣場展出藝術家焦興濤創作的101張青銅翻鑄銅椅凳。此一計畫亦結合「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活動參與,以及延伸「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公共藝術展區到戶外的台北101水舞廣場,為台灣年度藝文盛事盡一份心力。
「在藝起」將於10月30日(五)下午三點半在台北101水舞廣場舉辦開幕記者會,本展並結合公益藝術拍賣,邀請一向致力於公益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以及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倪重華共同響應此活動,在銅椅上簽名祝福。此外邀請出席10月30日開幕記者會,由采泥藝術捐出2張簽名椅凳,延請台灣首席拍賣官陸潔民主持公益拍賣,拍賣所得將全數捐贈「台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推動偏鄉醫療與社福所需,以愛為名永續創意。
記者會當天藝術家焦興濤將邀請所有參與來賓自由選擇椅凳並於上頭「刻刻畫畫」。
藝術品放置在美術館中不是一向加以重重保護、不准碰觸的嗎?遑論在上頭塗鴉。焦興濤卻認為藝術最貼近人心的是在生活中零距離體驗,讓每個人都融入創作,成為「藝術事件」的一份子。
開場表演搖邀請到排灣族知名歌手毛恩足率領樂團現場開唱,將以展出作品銅椅為打擊樂器,創意無限的表演形式創造藝術跨界新貌,他們的歌聲渾厚繚繞有如天籟,充分展現在地的美好聲音。屆時台北101水舞廣場將充滿視覺與聽覺交會撞擊的濃濃藝術氛圍,通過象徵台灣在地文化的塑膠椅凳作為藝術發聲,讓藝術與這個城市中的你我相聚在一起。
「在藝起」將同步於「台北101水舞廣場」、「台北藝博公共藝術展區」、「采泥藝術畫廊」三地同步展出,希冀透過多點的藝術連結,擴大藝術與生活在一起的美學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