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展廳│Online Viewing Rooms
水墨中的魔幻奇麗境象|鄧卜君
藝術家自述
文/鄧卜君
源起
十二年前闖入現代水墨創作領域,一路走來始終抱持著傳統筆墨技巧結合西方創作觀念,做為自己的創作理念。十二年了,畫出我自己的魔幻境域。有人說是東方式的超現實,也有人說是《阿凡達》的理想世界。更有人形容是開啟《納尼亞傳奇》衣櫥門的另一時空。但無論任何的評論,都正中我創作的感覺,而這因子是「想像」,也是我最初播下的魔豆。
知情
三十幾年前,學生時代,學習所謂「國畫」,那是個跟老師學習的傳承時代,但我卻不喜歡,跑去跟千年古人打交道,臨摹各朝各代名家作品,學習他們的筆墨法度。了解其時代背景和繪畫觀點,同時也熟讀中國美術史和西洋美術史,也同時學習相關藝術如篆刻、書法、陶藝、攝影…等。但始終對國畫的突破,總是卻步不前。可能當時是師古不化吧!直到劉國松出現,才當頭一棒,人家都不「筆」作水墨畫了,我又能做什麼呢?經過省思後,我得一結論,他(劉國松)革中鋒的筆,是對傳統繪畫的反動,是個新的觀念。
但經過我思前想後,筆並不是問題,人才是問題所在。後來經了解,他們真的不用筆作水墨。試問,那不就又被不是「筆」的作畫工具或材料所束縛了嗎?所以人的腦袋才是重點,跟任何作畫工具沒關係。如此思考,就釋懷了。
畫事
一位朋友曾經對我的作品說一句話:「他個人很難想像的空間表達」,我說:「想像是人本有的特質,但都被習慣蒙蔽了。所以想像一直是我創作的因子,一些習慣的思維或生活,是我常抗衡的對象。傳統水墨,最常提到就是「筆墨」兩字,而作畫的形式或題材,一切都為筆墨服務,而這也是常被詬病之源,那作品本身的表現在哪裡呢?
我常反省東方文化是什麼?而世界已是地球村,生活、文化、藝術、科技、醫學,都在相互交流中,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然而藝術呢?如何將東方的藝術文化去蕪存菁,和西方新的觀念和藝術文化做結合才是課題。
前輩藝術家趙無極、常玉、吳冠中、朱德群,可以看出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和藝術觀念,結合東方思維與情感,呈現世界級的成功作品。但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剛好相反。雖然出發點和做法不同,我相信目標都是一致的,希望未來藝術表現又是另一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