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卜君(1957-)

TENG Pu-Chun

自創的「搓點皴」成就了現代魔幻水墨語彙。鄧卜君的水墨筆法細膩精緻,純粹中帶有娟秀,但是卻又具有卓然大氣,雖然多以山、水、樹建構渾然天成的古樸景致,在奇幻迷離的視感中更超越眼界所見的意象,以超乎現實之境成為迷幻的當代山水意境。

樸方異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

蕭瓊瑞 (美術史學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藝評文章

2008年八月,花蓮松園邀請鄧卜君個展,是鄧卜君自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二十四年以後的事。這二十四年間,鄧卜君曾經封筆十年,不再作畫;直到1996年才重拾畫筆,並成立「莫名堂」,也在1999年發表《空間山水─石情畫意》,當中包括:水墨、石畫,和篆刻的作品。不過,這種在自己的畫廊空間中的小型發表,到底未能引發社會、特別是藝壇的注目;而「引發注目」似乎也不是鄧卜君最在意的事,既然有所創作、也就有所發表,那是一種「莫名堂」中的生活日常而已。依鄧卜君自己的描述:「一切無事,生活無憂,性孤癖,少與人交,等退休。」

 

2008年,終於退休;但「人不老,健康得不得了。」在松園的力邀下,在這個歷史景點的藝文空間,推出了首次較正式的個展。個展結束隔年(2009),他以自拍、自編的手工方式,製作了十本作品集,內容正是此前十餘年間創作的總結。

 

這個自製手工畫冊的舉動,看似平常,卻已無形中展現了鄧卜君藝術生命中的某些本質:一個文人的心境,一雙職人的手藝。

 

2010年,是鄧卜君作品較正式被藝壇看見的一年。這年四月,在同為水墨畫家彭康隆(1962-)的策劃下,作品離開後山,回到年少時期求學的台北,和年高九十六歲的前輩畫家張光賓(1915-2016)聯展,老先生「人書俱老、率性自成」的筆觸和意境,也深深地震撼了這位從「石情」中走出「畫意」的職人藝術家的心靈,那是隔代相傳的兩位傳統文人的相遇。

 

1957年出身花蓮的鄧卜君,1981年進入位在板橋的國立臺灣藝專,那是一段他自稱「如魚得水」的日子;而1984年自藝專畢業的那一年,也是台灣第一座現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館、正式營運的一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館時期,重要的雙年展之一,便是「水墨創新展」;「現代水墨」與「傳統水墨」之間的拉扯、爭論,也成為當年藝壇的話題與焦點之一。

 

鄧卜君在這波論爭中,是否有所直接參與,尚待考證;但他在藝專畢業的三年之後,便「停筆」不再作畫,顯然和當年這波「傳統」與「現代」間的爭論有關。

 

多年後,他回憶說:

「『國畫』是中國畫特有名詞,它像包袱,也如魔咒般地揮之不去。十九、二十世紀才有水墨、彩墨等名稱出現。中國畫學習過程是個奇怪師承關係,『臨摹』是個固定方式,很少人問『為什麼?』。學校畢業後,我自修再從唐、宋、元、明、清入手,去找出中國畫的觀念和筆墨的原理。發現:中國繪畫問題,也就是教育養成有問題;尤其是在元、明文人畫興起後,由文人主導的繪畫觀,其中把繪畫變成符號、相互模仿,導致酸味、腐味四起,終變醬缸一醰。民國後,雖有些大家聞名於世,但還是在文人思想筆墨下匍匐前進。1957年,隨著齊白石過世,在台灣五月畫會成立,當時劉國松先生是成員之一。三十年後,九零年代他提出革『中鋒』之命,成為現代水墨之父、當代大師;在那年代,做革命家是恭逢其時,政冶也趨民主,大刀闊斧,是必須的。而後,台灣水墨也變多樣化了。但我發覺,很多的水墨創作都是從西方的觀念或構圖來呈現,而中國特有的筆墨韻味卻弱了。停了很久的筆,蠢蠢欲動,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傳統的筆墨,走入當代水墨之域。」(《墨幻搖滾》,2017)

 

就在這種「現代」與「傳統」的衝突、難解中,鄧卜君暫時停筆,但未曾停止思考;「如何用最傳統的筆墨,走入當代水墨之域?」始終是他懸念於心的課題。

 

停筆期間,故鄉的「石頭」成了他關懷、賞玩、寄託的對象。

 

「花蓮」,一個美麗又深邃如蓮花的地名,其實是來自「迴瀾」的當地古名。位在台灣島嶼「後山」偏北的區域,是中部橫貫公路的出口太魯閣所在,也是多條東部大河,如:花蓮溪、秀姑巒溪等流入太平洋的區域,海水在此形成「迴瀾」的奇景,山海交界,也蘊育了最豐富的天然資源;從山裡的「大理石」,到海邊的各式海石,尤其是榮民大理石工廠由於楊英風的協助,奠定了日後「花蓮石雕節」的基礎,而奇石、盆景的收集、賞玩,也塑成當地特殊的雅士活動與藝文產業。

 

鄧卜君或許和當地這些「賞石」、「玩石」團體或人士,並沒有直接的交集,但在地的藝文風潮,應也對他有著一定的啟發或影響。不過,由於從事「古文物」的介紹、買賣,倒是讓他有機會接觸許多以往在學校中未曾觸及的古銅器、古印石,和古書畫;甚至前往中國大陸,開拓了眼界,特別是對明清以來的水墨創作,有了較深廣的認識,包括像清初龔賢(1618-1689)這些所謂的「變形主義」畫家的作品。

 

鄧卜君將近十年的「停筆」,表象上看,是走上了創作的歧路;如今看來,則是回到了山水創作的原點,重新在山石、自然之間,汲取養分,積澱能量;而讓他重拾畫筆的接點,則是從所謂的「石畫」開始。1996年間,他開始嘗試在一些搜集來的石頭表面,順著自然的凹、凸變化,進行一些水墨山水的立體構成;這樣的媒材及作法,讓他曾經潛心自學的一些唐、宋、元、明、清古畫知能,開始跳脫已然制式化了的構圖及觀念,形成一種不由自主、卻又必須隨機而變的「空間轉換」思維。

 

接著,他將這樣的空間,挪移到紙面,也就形成了最早的一批《盆景奇石》系列;在不同的筆墨技巧牽引下,不分現代、傳統,穿梭於立體山水之間,幾近於360度的環場或循環,鄧卜君式的魔幻空間、魔幻山水,也就此成型;更成為他日後創作中,運用最多的題材與手法。

 

鄧卜君的魔幻山水,很快地就在台灣當代水墨畫壇,獲得高度的注目與肯定;特別是多次代表台灣畫廊參加「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展現台灣當代藝術家在水墨創作上的殊異成果與創發。

 

2021年在台北采泥藝術的個展,是近五年創作的回顧展,取名《樸方異境》,旨在突顯藝術家身處素樸秘境,卻展現奇異藝境的創作特質。

 

鄧卜君,人如其名,畫如其人,在看似「不求聞達」的處世態度中,其實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反思與生命尊嚴;卜居看似邊陲的地域,卻心懷文化發展的終極關懷;文化沒有邊陲,藝術在哪裡,中心就在哪裡。鄧卜君的創作,以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筆墨、技法,展開出一個超越「現代」的「後現代」風貌;誠如藝評家的形容,那是「墨幻的搖滾」(王焜生語),顛覆卻不棄絕、傳承卻不沿襲,徹底映現筆墨應有的時代性。

 

《樸方異境》收錄鄧卜君2014年至2020年間的作品,也可看成是畫家近七年作品的一個總回顧。如果從2008年花蓮松園的首次個展起算到2013年,視為藝術家創作第一階段,那麼2014年則可視為第二階段的展開。

 

第二階段的創作,鄧卜君顯在既有的風格上,找到了更大的自信與發揮,從原本較盆景式的山水,或海灘、河谷的石陣,開始拓展為一種更為遼闊、宏大的視野,如:2014年的〈應山合水〉,視點整個地提升,猶如空拍的鏡頭,山巒的連緜、起伏,也如傳統地理上的「龍脈」。這樣的突破,或許和當年受邀參展紐約蘇富比精選十六位畫家推出的《水墨:夢幻仙境》特展有關,藝術家獲得了更多的鼓舞與激勵;打破原本較規律、對稱的構圖,成為一種山巒起伏、海石散布的開朗。類似的構圖,又有2015年的〈屺雲錯〉系列,以及2020年的〈青陽山之歌〉、〈青山雲錯〉等。

 

第二階段創作的第二個特點,則是大膽色彩的運用,在第一階段的作品中,雖然也有青綠、朱紅等色面的出現,但到底仍以墨色為主;但第二階段的創作中,大膽且強烈對比的色面運用,讓原本已經帶有「非現實」的畫面,更增添了「現代魔幻」的感受;如:2014年的〈霞暈(彼岸系列)〉、2015年的〈雲藏〉,特別是2020年的〈秀門競奇〉、〈紅岩青雲〉,乃至〈冷墨琉光〉等,均可窺見創作者的心境與改變。

 

此外,第二階段的作品中,鄧卜君開始運用了大量造形上的支點、透視的反差,乃至幾何視窗的加入。前者如:2015年的〈霞雲〉和2020年〈石間秀痕〉中那些巨石間的支撐小石,以及2020年〈石窗日記〉和〈有海藍寶的石窗〉等作,那些方窗中石頭造型的相互支撐等;至於透視的反差,包括:2016年〈種石〉畫面中方格的看似前凸卻又後凹的矛盾,以及2020年〈桌山之變〉下方那個看似深入、卻又並無深入的覆缽形空間等,在在讓人產生視覺上的錯亂與顛覆。

 

最後,則是宗教性神聖空間的出現,這種並無具體指涉的宗教性意涵,讓鄧卜君的作品,更加深了人文思維的深度,不再只是一種意境或視覺的魔幻,而是思維的提升與深化,如:2020年的〈天地供桌〉和〈桌山之變〉等。

 

總之,國立藝專畢業後便長期匿居花蓮的鄧卜君,以近二十年的時間,在山、石、樹、雲之間,觀照自我、對話自然,形成了台灣當代水墨的「後山傳奇」,而最近七年的創作,更展現他強勁、無可限量的創作強度。

 

如果說:1960年代啟動的中國現代水墨運動,是以背離傳統「國畫」筆法的自動性技法,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創作天地,也造就了戰後台灣現代藝術史的豐美篇章;但1957年出生的鄧卜君,卻以緜密、多樣的「筆法」,創造出另一番似古又今、似今又古的魔幻山水,讓後山曬影、方天水境,成為台灣當代水墨的樸方異境,也是「後現代」水墨的重要代表。

 

鄧卜君的作品,以素樸、深邃的手法,展現一種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奇麗境象;又以扭轉變形、無限繁衍的造形元素,讓人聯想起當代科幻電影中不可捉摸的外星世界。但鄧卜君的作品,不在著意創生駭人的虛景,而是在乎內在世界與宇宙洪荒的深沈對話與融和,帶著一份佛理、幾分詩意。

 

鄧卜君是近年浮現藝壇的一項驚艷,就如「花蓮」地名的充滿玄機,「花蓮」、「蓮花」、「洄瀾」、「水漾」,這樣的地方,成就了這樣的藝術;這樣的藝術,也成就了這樣的藝術家,既是在地化的,更是全球性的。樸方.異境.一卜君,不容忽視,更值得期待。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