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丹(1975-)

Daniel PULMAN

從英國曼徹斯特到台中清水,柏丹在21世紀實踐著18世紀歐洲盛行的壯遊(Grand Tour)傳統,透過繪畫表現對當地自然景觀與市井生活的觀察、感知與記憶。他的繪畫風格汲取了19世紀歐洲傳統繪畫和風景畫的精髓,並擅長透過大尺幅作品與厚塗技法,將畫作從平面延伸至三維立體空間,在具象題材的表現中,巧妙運用線條與色彩賦予作品立體與抽象的新義涵。

柏丹自述:夜之畫

藝評文章

采泥藝術於2023年的「ART SOLO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展出英國藝術家柏丹(Daniel Pulman)的《夜之畫》(Night Paintings)系列,是藝術家於2020年的冬旅時拜訪包含日本、韓國、中國東北等多個城市,並在疫情爆發前夕回到台灣之後所開始創作的繪畫系列。從這趟旅行的經驗及後續長時間不安和不確定中,誕生出一系列描繪轉變中的夜間都市地景畫作。


層層厚實的顏料創造出滿佈肌理的表面,呈現覆蓋道路、人行道的雪的物質性,以及都市景觀下那種不加掩飾的工業感。藝術家使用的啞色色系捕捉了白雪覆蓋的地面上反射著柔和而帶有疏離感的街燈光暈。畫中人物正在移動、相遇,有的從眩目車燈照射下出現,有的置身暴雪之中,也有人匆忙行經高樓之下,一個個皆是夜幕下的單行之人,正在穿越一座座寒冷、工業化的城市。


獨自一人的步行者形象描繪出穿越都會夜晚的路徑,傳遞著節奏或代表時間序列中某一幕凍結的光景。這些步行的人物也映射出藝術家走過這些城市時,在旅行中觀察、拍照和思考的過程。柏丹認為藝術起源於生活的經驗,而在其創作中,地景、人物形象、步行者等皆是反覆出現的主題,也都源於旅途中真正的相遇事件。


就像所有的旅程一樣,柏丹的這趟旅行除了身體與心靈之外,具有探索自我內在的面向。在遙遠國度的長途旅行,既陌生也熟悉,旅人會向內探究個人的歷史過去,也會探尋外在的地理環境。這些畫作便是對這趟旅程的回應,滿溢著寧靜之感的同時,孤寂的在開放空間中移動,也展現在世界和這處城市的變動之中。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