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展覽
藝術家
最新消息
影音專區
出版品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藝術家列表
藝術家列表
李光裕(1954-)
LEE Kuang-Yu
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介紹
展覽
作品
簡歷
藝術評論
媒體報導
影音
從空缺處看見李光裕
在李光裕作品的空場所呈現非歷史主義是一種「新歷史主義」的語態,是形式拼裝的「元語言」,更是文化處境的具體象徵,在各個美學藝術形態反映中, 解放在地方之外的認識圖誌關系,顯現之美學姿態是個微政治的文化語境。
文/林宏璋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所主任
時間。花園之間-從文本再現到地景凝視
李光裕是以更為輕鬆的態度進行這個地景創作。這件作品,沒有完稿的期效性、沒有他人期許的壓力,更沒有不斷超越自我的使命;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出手,順理成章的完成。大自然的四時變化是限制,也是開放,季節屬性需要配合,但是創作的時間永遠夠長,隨季節演變的自然景觀也夠豐富,容許更多的可能性在此發生。這個師造化的學習過程,以不同屬性的鋪陳舒展了藝術家內心不同類型的想望,也讓藝術家潛藏內心的豐沛能量,漸漸有了抒發
文/ 龔書章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空間的詩人—論李光裕新作
「禁得起時代的考驗,才是真正的藝術」。對於如詩境般的雕塑作品,無論再怎麼嚴苛的考驗,再怎麼遲來的肯定,最終也是實至名歸。
文/黃文博 「就是這樣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從物質身體到力量身體-淺談李光裕2013年的虛實轉向
李光裕的雕塑語言從西方的寫實具象雕塑,轉而傾心於體現東方禪思,又從厚實的雕塑身體轉向以孔洞的造境,創造出更豐饒複雜的美學空間
文|吳樹安 藝評家
李光裕空身幻影般的深刻心境
在李光裕的創作思維中,滿也是空,實也是虛,有也是無。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藝術家為了安頓生命困惑的一個轉身,從有執到無執的那一轉身;那既是一個造形的轉身,亦是一個生命的轉身。一轉身,悲喜已成幻影。
文/廖仁義
無人的書寫:論李光裕虛空藝術的「文字性」
文/何博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從空間、時間、材質和靈性論李光裕雕塑藝術的形與象
文/ 王哲雄
再現與虛空—李光裕的雕塑詩學
文/毛竹(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流轉的時刻
文/易安妮
1
2
BACK
從空缺處看見李光裕
時間。花園之間-從文本再現到地景凝視
空間的詩人—論李光裕新作
從物質身體到力量身體-淺談李光裕2013年的虛實轉向
李光裕空身幻影般的深刻心境
無人的書寫:論李光裕虛空藝術的「文字性」
從空間、時間、材質和靈性論李光裕雕塑藝術的形與象
再現與虛空—李光裕的雕塑詩學
流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