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北辰 (1970-)

YANG Pei-Chen

華人當代藝術中超級寫實表現的代表性雕刻家,作品皆以整塊原木為材料,透過精微的手工雕刻與繁複的擬仿著色,創造出視覺上真偽難辨的木雕作品。

觀念化的具象——楊北辰的雕塑創作

在古籍與雕塑之間,楊北辰為作品創造了一種「互文性」。其實,從觀看機制上,楊北辰同樣做了新的預設,那就是強調了觀看中的「儀式感」。「儀式感」來源於改變了人們觀看書本的那種日常化的視覺經驗,相反,美術館與畫廊的燈光、展台、環境等所形成的氛圍,都是一種提示,並試圖告訴觀眾,這是一次審美化的觀看。「凝視」最終成為了關鍵。也正是在「凝視」之下,「超真實」的視覺意義才得以真正綻放。
文/何桂彥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形而下上—有感於張偉和北辰的雙個展 文/ 唐堯

看北辰的木雕若莊週夢蝶。 你能感受到作者在作品中,作品在作者中,就像莊子之和然於蝶夢,儵魚之樂遊於濠梁。 他的木雕是他專注的方式,是他梓慶心齋的方式,是他忘我合物的方式。
唐堯 (中國雕塑學會副秘書長、策展人)

楊北辰 創作隨想整理 2023.01

寫實藝術的價值,不是在於對精湛技術能力的掌握與表現;而是在於必須化解一個由藝術家自身所製造出來的矛盾:既需要透過高度的技術來構成作品的形式語言;卻又必須將目之所見的技術去庸俗化,並賦予真實、必要且深刻的意義。
文/楊北辰

存在的維度──時光詠物詩 策展專文

時間是最抽象的,同時又是最具體的;它無質無形,不可觸摸,但卻是物質存在和發生運動順序的框架。
文/ 段存真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從記憶走向歷史——論楊北辰的超寫實木雕

楊北辰的超級寫實因而並不僅僅在「寫」出「實」,而是在寫出了「悖反」。刻刀在雕與塑的正反運動中所寫下的,是這個世界的悖論與荒誕,是眼睛與口舌的矛盾。
文/ 張未

虛擬世代的真實情感 — 談楊北辰的木雕藝術創作

木材是時間累積出來的生命軌跡,而楊北辰所選擇的題材,同樣也是時間腳步的印記。這一切,都和現代數位生活所要求的效率背道而馳,但也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就是他所追求的一種絕對。
文/葉謹睿 (紐約州立大學 FIT 學院傳播設計系副系主任暨專任副教授)

非關寫實

我的作品,企圖在於「寫實」這一種最不對觀者的理解力設限的視覺形式中,探索某種關於記憶與時間的人文意涵;我的藝術,當然可以被視為我對我自身或是特定人物的記憶描繪與性格側寫,但是卻更可以被當作為一個純粹感性的完整創作活動。
文/楊北辰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