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展覽
藝術家
最新消息
影音專區
出版品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藝術家列表
藝術家列表
陸先銘 (1959-)
LU Hsien-Ming
陸先銘的創作歷程深受時代氛圍與社會變遷影響。畫風從早期的激烈批判逐漸走向理性與情感並存,技法多元,並融入金屬、裝置等跨媒材實驗。他藉藝術回應社會脈動,從城市、歷史到自然,勾勒出台灣社會與文化的精神肖像。
介紹
展覽
作品
簡歷
藝術評論
媒體報導
影音
現代城市容顏下的獨白——談陸先銘的創作世界
他一次又一次挑戰自我的創作極限,當我們站在動輒將近四米乘兩米的大畫前,藝術家創造的舞台主動為我們敞開了入口,這個劇場裡的要角包含你、我、他……皆缺一不可。
文 / 陶文岳(藝評人、策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城市的紀念碑——陸先銘2008年「城市劇場」系列
在「城市劇場」中,突出於畫面、銳利鋪陳的那些不鏽鋼片,不僅造就了立碑式的影像,也可以視為他重新盤整二十年來創作語彙的結果。
文 / 張晴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藝評人、策展人)
城市的紀念碑──「城市.劇場──陸先銘個展」
不斷轉換的呈現方式,其實維持一貫的理念。藝術家以「劇場」的觀點視之,在不同的戲幕之間撿拾城市缺零碎屑般的片段,等待有朝一日,它們都將成為歷史的見證。
文 / 張晴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藝評人、策展人)
其實不在那裡的「當下」——陸先銘作品中的時間與空間
毋庸置疑的,其意欲探求的關於「人與文明間對應關係和存在價值」 ,以及檢討台灣巨變的生存環境、人文結構,已經節結實地經由空間以及時間脈絡的架構全然體現。
文 / 張晴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藝評人、策展人)
冷靜與熱情之間
陸先銘說,藝術是他用來反省台灣社會的媒介。「大家拼命追求政治議題與經濟議題,談情色,談民粹,骨子裡卻鮮少真正面對人與環境的反思,真正面對人的創作」。
文 / 李維菁
一種態度,一種責任——劉玉平訪「悍圖社」藝術家陸先銘
文 / 劉玉平、陸先銘
好高未騖遠,一覽且有遺——觀覽「近山:何以為界」與陸先銘、洪天宇、林煒翔的視野阻斷法 (節錄)
背景遭抹除後,所有變動劇烈的時間維度都被抵消,彷彿除了眼前的老人以外,觀看的當下沒有了過去、現在與未來。
文 / 謝鎮逸(跨領域自由評論人)
1
2
BACK
現代城市容顏下的獨白——談陸先銘的創作世界
城市的紀念碑——陸先銘2008年「城市劇場」系列
城市的紀念碑──「城市.劇場──陸先銘個展」
其實不在那裡的「當下」——陸先銘作品中的時間與空間
冷靜與熱情之間
一種態度,一種責任——劉玉平訪「悍圖社」藝術家陸先銘
好高未騖遠,一覽且有遺——觀覽「近山:何以為界」與陸先銘、洪天宇、林煒翔的視野阻斷法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