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生代極具代表性的抽象藝術家,宋曉明1967年出生於台灣花蓮,英國國立蘭卡斯特大學當代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博士,為台灣中生代極具代表性的抽象藝術家,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宋曉明2020年發展的「海洋系列」作品,創作概念上延續其自英國創作時期起,以膠帶圖像作為對平面寫實主義的回應,並同時處理個人長期在臨海國家的生活經驗及人做為孤島在社會生存處境的狀態,在理性和情感交替之間形成的抽象作品。這些意象、或曾經存於某處的風景,在它們變得模糊之際,呈現更多的是關乎個人內心深層的記憶與想像,以一種沈靜悠緩的詩意抒情,與觀者共奏共鳴。
宋曉明近兩年的新作,在2023年的個展「具象詩」當中,在視覺與概念均存有引人入勝的優雅。宋曉明作品內美學與智識的真切連結,是以虛構形式表現出畫室生活中具體的現實:純亞麻布、土質顏料、純白底漆與紙膠帶。紙膠帶意指過程,並提醒了觀者,所有藝術都是幻象、是正在過渡的圖像,其不可預測性、或說不確定性,乃是一種魔幻的特質。「具象詩」的新作賞心悅目,帶有質樸的簡約,和對物質特性的崇敬。尤其藝術家的畫室對創作主題產生的影響,正是因為它們都是宋曉明視覺哲學上的易塑工具;就像尋常話語挑戰詩人妙言,要將熟悉事物大舉轉變,成為滔滔不絕的表達與溝通方式。奠基於如此的「具象」之上,宋曉明圖像中精巧的詩意,幻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