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展廳│Online Viewing Rooms
HA.HA. 希達降臨:張嘉穎
披上一襲粉紅花呢的祭壇斗篷:《HA.HA.希達降臨:張嘉穎》
二十一世紀的光怪陸離,印證著多元發展的變局,卻也讓一切辨析都更加費解;此般連續複雜的情狀,需要用嶄新的方式詮釋與探索。亦如新興宗教的崛起,足以凸顯當代的荒謬,是故「HA.HA.教派」在張嘉穎反映不被察覺的人心潛意識狀態的企圖下,因蘊而生。
展覽名稱中的「希達」,是嘉穎創造的角色:蘋果大頭外型,形象與名字連結,讓人聯想起長銷的可口碳酸飲料。他現身於不同作品之中,或遭啃咬而缺角或汨汨流淚流涎;「You are the apple of the eye」這句戀人絮語,源於《聖經》中對於疼愛之物的珍視;因瞳孔狀似蘋果而衍生的俗諺,表達痴迷者眼中只看見自己想要相信的:虔誠地篤依教義指示,相信終將獲得救贖。
嘉穎使用獨立的語言系統,將種種暗示掩藏於桌櫃裡的手抄卷軸和典籍殘卷之中,以仿古作為召喚儀式,訴說Aura之石為眾人搶奪的歷史更迭。邏輯斷裂的故事,運用中世紀與當代混生的外觀,影射文明發展下歷史的不斷重演;而看似脫離現實的奇幻世界,實則暝暝隱晦反映著集體的潛意識。畫作中肖像姿態的主人翁,無視於背景中的妖精魔怪爭奪戰鬥,終其不變的是那視線──凝視虛空般的淡定,直直望進因觀看而困惑的心坎,召喚著專屬於個人的觀照。亦如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人間樂園、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箴言借喻,其陰影若有似無,充滿不言說的寓意;符徵滿溢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留待觀者嘗試補完。
在現實/夢境的分野之際,張嘉穎披上一襲粉紅花呢打造的祭壇斗篷,以前方繽紛的水晶球召喚暗潮洶湧的荒誕靜默現身,揭露出潛意識一直都在。
外貌甜美,內在聰慧而世故。HA.HA.教主就此降臨。顯靈的當下,祝禱著世人的覺醒。
我常反省東方文化是什麼?而世界已是地球村,生活、文化、藝術、科技、醫學,都在相互交流中,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然而藝術呢?如何將東方的藝術文化去蕪存菁,和西方新的觀念和藝術文化做結合才是課題。
前輩藝術家趙無極、常玉、吳冠中、朱德群,可以看出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和藝術觀念,結合東方思維與情感,呈現世界級的成功作品。但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剛好相反。雖然出發點和做法不同,我相信目標都是一致的,希望未來藝術表現又是另一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