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裕(1954-)

LEE Kuang-Yu

It creates the unique form, style, and concept of the “void,” and demonstrates “the concept of silent void in the Oriental culture” that embodies the state of unifying the object and the self. It not only displays aesthetic values but also reveals the artist's contemplation on the state of life at that moment, conveying contemporary social implications.

2017李光裕紀錄片威尼斯雙年展「有無之際 TO HAVE AND HAVE NOT」

台灣重要藝術家代表李光裕,今年獲邀參加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於聖馬利諾國家館展出「有無之際─李光裕大型個展」。展出李光裕30年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手稿、紀錄片等近30餘件作品。

在威尼斯展出的場館〝羅塔伊萬柯宮邸〞被稱為海明威故居,李光裕因此重新找回過往曾讀過的海明威文學,感受到彼此性格與創作思維的相應,因而創作了《鬥牛系列》等作品,並與國際策展人楊心一共同討論,定海明威同名小說《To Have and Have Not》為此次展名─「有無之際」。

紀錄片中,開篇將由李光裕親自敘述展覽及創作概念。 

接連其後,第二段以李光裕的生命觀,體現在他融合東方哲理與西方技法於純熟自如之境的各階段作品中,核心主題將是永無休止地對「空」的探究。

第三段場景在李光裕汐止山上的雕塑花園,呈現他經歷16年自我打造的激情與淡定二極性格;最後一段由李光裕與國際策展人楊心一博士對話開始,談創作技法、觀念、傳統與當代、回歸與超越。 

李光裕與采泥藝術團隊歷經多年努力,於2017年站上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舞台,這是台灣藝術向世界展現文化實力的契機,也是台灣溫厚底蘊力量的呈現。本紀錄片將完整梳理一位自修、自立、自信藝術家的思維與故事。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