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0.10.23—10.26

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
公 共 藝 術 蔡志松

采泥藝術將於202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台灣知名藝術家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與宋曉明等人的最新系列創作;公共藝術區則帶來中國當代最知名的雕塑藝術家蔡志松-《凝》。
此次參展者都為台灣當代藝術圈各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包括:寫實油畫、雕塑、幾何抽象或是抒情抽象繪畫的創作,五位各擅其長,以獨樹一格的創作風格不斷開創個人創作歷程的新猷。

本展將透過五位藝術家最新創作系列的呈現,體現其如何發展個人內在不息的創作驅力,不斷開展個人創作的嶄新可能性。


│抽象形色的開創— 霍剛

霍剛,台灣知名抽象藝術家,曾定居米蘭50年,為台灣知名現代藝術團體「東方畫會」的創始成員。

霍剛反對學院派創作風格,致力於推動「台灣現代藝術運動」,成為其代表人物之一,被法國策展人沙賓· 瓦季尤 (Sabine Vazieux)譽為「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本次將展出其2020年的新作品,體現藝術家如何以色塊、線條與幾何造型為創作元素,不斷在線與面交替的結構中,結合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形塑獨特的幽默童趣與詩意韻律,發展出極具個人風格的東方幾何抽象。圓形,方形,三角形以及這些形態裡流動的空間,藉由詩意風格闡述符號表現的新方式,不斷探勘與開創幾何抽象表現的新可能性,歷時超過五十年而仍不斷積累與創新的深厚功力與創意。


│雕塑山水的幻化—李光裕

李光裕,台灣知名雕塑家,2017年曾於威尼斯雙年展舉辦個人大型展覽。
本次將展出其2019年最新創作系列《山水捲軸》系列,體現藝術家近年來不斷以自然元素為造型基調的創作風格,開創其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的全新創作面貌。

《碧韻》這件作品則以立軸為造型,每個線條猶如書法線條的柔勁,或是花朵綻放,或是枯零凋謝,刻畫的是生命榮枯的苦澀美麗。
《山水捲軸》系列也呼應李光裕在今年2020.08.06-2021.06.27於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舉辦的個人大型戶外雕塑展「秘密花園」,以雕塑與花園的主題,體現雕塑形式如何隨著自然氣息流淌而出,將精神帶進寧靜喜樂的狀態。


│寫實詮釋的轉變 — 陸先銘

陸先銘,台灣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寫實油畫藝術家之一。

過去他以關注城市發展與容顏的《陸橋系列》與《人物系列》為人所知。近兩年他則以城市的常見景觀「榕樹」為創作對象所發展出的《老樹系列》,透過細膩的筆法、薄塗的顏料,乾擦出樹皮的紋路,細細地描出樹幹上的裂口、鬚根及剛冒出的嫩枝綠芽,他以精湛的技法與獨特的目光注入對於土地的強烈情感,重新刻畫台北街頭經常出現的老榕樹。他並不試圖「揭露」一個既存的風景,而是透過觀看「創造」出一個風景,並化身為圖像符號譜出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城市之歌。《老樹系列》延續陸先銘筆下既有的細膩精準之際,也在絲絲入扣的筆觸中傳遞溫柔的抒情流淌於天地裡。


│擬真敘說的載體 — 楊北辰

楊北辰,華人當代超級寫實雕塑的代表雕刻家。

作品擅長以整塊原木為材料,透過精微的手工雕刻與繁複的擬仿著色,創造出真偽難辨的木雕作品。在發展多年以特定老舊物件的寫實仿刻的《記憶系列》後,這兩年創作轉以針對西方古籍進行更為深沈、內斂與沈靜的寫實謄刻發展出《歷史系列》,將於台北藝博首次展出。

在這個系列中,楊北辰以高度寫實的技法,刻畫古籍的老舊或是破損痕跡所經歷的滄海桑田,每本古籍以其細膩刀法探觸古籍作為知識載體以外,在幽微的隱晦與細膩中訴說既有的曾經。楊北辰以個人強烈的情感轉化時間所刻畫的豐富柔軟,這個柔軟也映照藝術家本人更為成熟的駕馭內心,在刻畫濃淡掌握更得以沁入人心。


詩意抒情的悠緩 — 宋曉明

宋曉明,台灣中生代極具代表性的抽象藝術家,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ancaster)視覺藝術博士。

其作品以「膠帶」的物質性與顏料、造型的相互關係來形塑其內心的抒情世界。本次展出作品為其近幾年發展新系列作品「海洋系列」。該系列創作在概念上延續了宋曉明自英國創作時期起,以膠帶圖像作為對傳統寫實主義的回應,並同時處理個人長時間在海邊的生活經驗及個人做為孤島在社會生存處境的狀態,在理性和情感面的交替之間形成的心像抽象作品。

這個系列作品以「海岸線」與「地平線」的結合,結合中國捲軸形式重新詮釋風景與海景的意象。這些意象,或是曾經存於某處的風景,但意象變得模糊之際,呈現更多的是關乎個人內心深層的記憶,而以一種沈靜悠緩的詩意抒情,與觀者共奏共鳴。


│公共藝術—蔡志松

〈凝〉屬於蔡志松最近期的「家園」系列作品。
將昂首獨立的梅花鹿身形放大,觀者需仰望以表尊重,而非次等視之。鹿是自古以來東方文化中極具靈性的動物,能為人們指引未來方向,更是吉祥的象徵;明亮鉑金色澤,表現鹿身神靈般的氣韻。蔡志松長期近身觀察梅花鹿,確保其打造的雕塑形象傳神以表現亙古文化所累積的多重意涵。鹿是群居動物,無法獨自存活,且需良好的生活環境;其生存表現顯露族群與家園維護至關重要,暗示著人類應當思考全體、相互尊重,共通集結保護環境,不可獨善其身。作品隱喻了精神心智與物質外界實為一體兩面,因果始終回到人類自身上,亟需及時照護保育萬物的世界家園,共存共榮。
〈凝〉探究宇宙與人類根性、擴及精神層面,作為蔡志松表達其觀點的一面明鏡,映照當代現況。

蔡志松為國際著名雕塑家,中國雕塑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之後於該系任教十年,2008年辭職專心從事藝術創作。現為職業藝術家,工作、生活于北京、蘇州。

從事藝術工作以來曾獲獎幾十次,其中比較重要的有:2001年,獲法國巴黎秋季沙龍最高獎——“泰勒大獎”,成為該活動103年歷史中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時年二十九歲;2004年獲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獎;2011年應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 2012年入選法國《Art Actuel》評出的年度“全球100名藝術領袖”,並榮登封面;2012年獲評“中國藝術權力人物”;2013年獲評“中國風度人物”、“年度華人時尚領袖”;2014獲“洛克菲勒中國傑出青年藝術家大獎”、“年度影響力特別藝術家獎”、2017年獲評第十四屆“時尚先生”、“藝術領軍人物”。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舉辦過許多次個展,參加聯展眾多。作品曾三次創造中國國內雕塑家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記錄。並被國內外許多知名博物館、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其中包括: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會、泰勒基金會、美國紐華克美術館、德國雷根斯堡博物館、希臘美術館、印尼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德意志銀行、比利時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

藝術創作及學術活動社會影響廣泛,跨界合作豐富,曾與勞斯萊斯幻影、賓士 Coupe S500 、捷豹XJ、路虎攬勝、寶馬Z4、保時捷、2018款奧迪A8、林肯SUV、拉菲、酩悅、人頭馬1898、蘇格登53年、Dior、寶璣、Berluti、華爾道夫等品牌和企業集團多次合作,並積極推動藝術與社會各個領域的融合。

主要作品有《故國》《玫瑰》《雲》《家園》等系列。

《故國》系列作品開始創作於1999年底,歷時16年,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塑造技法,以具像造型與現代材料語言相結合的創作方式,傳達了藝術家對歷史與人性的關注。

《玫瑰》系列作品開始創作於2008年,歷時6年,以材料和裝置為表現方式闡述了藝術家的愛情觀。

《雲》系列作品開始創作於2011年,最初的一組是為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而做,之後該系列作品呈現出各種面貌和樣式,並融入現代科技手段,以裝置和觀念為表現方式闡述了藝術家的人生觀。

《家園》系列作品開始創作於2016年,以傳統題材為表現方式,宣導士大夫精神、闡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生命的深層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