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健 少即是多的料理藝術

「如果沒有藝術的話,生活應該會很枯燥吧,有點感覺沒有了思想的一種生活。」台北一星餐廳Longtail主廚林明健說。他喜歡音樂。年輕時,他喜歡流行歌,之後喜歡龐克搖滾,然後又是Jazz和古典音樂與流行搖滾。他說,音樂帶領聽者到另外一個空間,閉上眼睛欣賞,就像在周遊列國。
他也喜歡繪畫,特別是中國山水,最愛的畫家是名家張大千。「我喜歡國畫的意境。另外,在中國文化裡,最重要的就是中庸之道,什麼都要求平衡。」他說。
「我還很喜歡國畫裡『留白』的境界。在漂亮的白色空間裡,讓你有很多空間去思考很多不一樣的事。」
因為喜歡國畫,他在上海工作時,還特地找到一位也愛國畫的刺青藝術家,在手上刺了一幅山水:有瀑布、有老鷹、長梯,亭子,還有許多他喜歡的留白。「對我來說,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9》晚宴特別以「藝術」為主題,挑選了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不同世代對於生活的關照還有情感,並邀請五位本地與亞洲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創作。林明健所拿到的,是台灣知名抽象藝術家謝貽娟的作品「非空間 S132」。
挑選了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不同世代對於生活的關照還有情感,並邀請五位本地與亞洲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創作。林明健所拿到的,是台灣知名抽象藝術家謝貽娟的作品「非空間 S132」。
林明健說,藝術家和廚師其實很相近,一開始都要把基礎學好。當一位畫家什麼都還不會時畫一條線,觀者或許不會感受到什麼,但當畫了30年後再畫一條線,觀者感受到衝擊與影響力,都會不一樣。「『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林明健說。